玄学鄙视链
介绍
本章节介绍玄学鄙视链。

在中西玄学知识大融合的时代,玄学爱好者把五花八门的神秘学和术数知识凑在一起,形成了一条错综复杂的“鄙视链”。
根据中西有别、计算复杂程度、资料来源的神秘程度,玄学“鄙视链”可以分为三大链:遥遥在上的第一层级是风水;第二层级是占卜和命理,它们各自在内部形成不同的局面,占卜界的大六壬、六爻、梅花易数互相鄙视,又统一鄙视小六壬,命理界的四柱八字与紫微斗数彼此不服;第三层级则是方式最简单、流传最广的相学。而在复杂的中国玄学圈看来,西方玄学的占星和塔罗,则永远只能居于最底端。
中式玄学圈内部的门派庞杂,按照1983年出版的《五术占卜全书》的说法,中国古代术数大体可以分为五类,即山(仙)、医、命、卜、相。“仙”和“医”分别指的是灵修养生的神仙方术和保持健康的治疾术语。
目前用作预测的主要是另外三类:命、卜、相。
“命”,也就是命理学,主要预测人一生的命运走势和吉凶。
命理界最常见的方法是“四柱八字”和紫微斗数,它们都是以人的出生时间(年、月、日、时)为基本依据进行推演。
不过,紫微斗数在古代属于“占星术”,需要结合天文情况进行,古代能接触到紫微斗数的人只限于皇族中人或是由皇帝钦点的官员,明清时期皇宫中还设有“钦天监”进行研究。
而“四柱八字”在古代民间流传甚广,是人们结婚时不可避开的一个流程。
“卜”则偏重于预测事情的成败吉凶。“占”和“卜”在古汉语里指的是先秦的蓍占、龟卜。
占卜有主要的三式:奇门遁甲、太乙和六壬,这三种术数都使用式盘进行。
奇门遁甲起源于古代战场的阵法演变图式,此后发展成为一种占卜术,坊间流传资料很少;
太乙神术侧重于国运和军事预测,但目前基本失传;
六壬有大小之分,大六壬脱胎于天文学,专用于人事和天时,有着更为繁杂周密的数学体系和历史渊源,小六壬就是通俗所说的“掐指一算”,只须提取预测时的月、日、时信息,按照一定的推算规则即可进行。
六爻,是民间流传最广的预测方法之一,起源于西汉京房的纳甲体系。起初是用50根蓍草,到宋朝时才有了“以钱代蓍”。
“鄙视链”的形成,主要是因为传播范围、使用目的和推算难度不同。
本是同根生,易理同源,殊途同归,咋就不能拿出做学问的姿态来对待彼此呢。
公允中正是对待科学的态度,也应该是对待玄学的态度。